這就是臺灣的電腦產業...
臺灣的廠商不是做不出好東西, 只是做不做罷了...
pig head leader要能對股東交待, 要能獲利, 股票要能漲.
在成本的控管就非常嚴格, 就是要東省西省.
一台NB的開發成本, ID設計與包裝, 往往是第一個被犧牲的地方.
當我們今天跟pig leader說: 希望我的產品ID跟包裝能再多花點前.
pig head說: 多這幾百萬, 你能幫我賺回來嗎? 拿去給sales當銷售獎金不是更好?
的確, 銷售獎金(sales incentive)是一劑猛藥, 但是卻非長久之計,
但是, 這個事實大家都知道, 但是卻做不到.
以消費者的眼光來看, 誰不希望買一台美美的NB或PDA, 因為這代表了
個人的形象與品味, 倘若今天P800設計的像moto的小海豚, 誰會為它驚豔?
而當一個產品, 沒有啥外表吸引消費者, 規格普通, 剩下的, 就只有偷料以及價格戰了.
這很悲哀, 但是這是90%臺灣產品的命運.
如果每台NB能多花1,000元做出高級的質感, 售價也可拉高到1,000甚至2,000以上.
但pig head leader看不到...所以他拒絕這樣做.
在來談到產品的內涵, 今天除去了外型, 還有硬體規格之外, 最重要的應屬搭售的軟體了.
今天, 每台搭售的軟體也大同小異, 除了DVD player就是掃毒或是字典軟體, 每當看到
日系廠商搭售的軟體之豐富, 真的會感到汗顏....
但是, pig head leader 講的一句話也不無道理:
"消費者不會感激你送了幾千元的軟体"
的確, 這是事實, 但只說對了一半, 當你的硬體產品規格與他人沒有差異, 難道只有殺
價一途嗎? 但這卻是大部分臺灣廠商的做法.
追求成本與效益, 往往是被擺在最前面的目標.
舉例來說, 一隻普通的光學滑鼠成本要150元, 可以賣300元, 一個月可賣10,000 隻.
獲利就是(300-150)*10,000 = 1,500,000
如果今天外型好一點, 包裝漂亮點, 成本可能變成200元, 可以賣到400元嘛? 不一定...
所以, 會以最保守的方式來生產及銷售.
消費者的習慣, 是廠商的促銷手法養成的, 所以, 由產品的內容差異來影響消費者, 並非
不可能, 但需要時間, 但pig head leader 認為沒有這個時間, 他說"給我殺!!", 然後
sales跟經銷商們就前仆後繼的拼命賣, 拼命殺價, 消費者也殺紅了眼, 管它有送啥軟體,
我的預算是5萬元, 我要買到螢幕最大, 速度最快的NB就是.
這就是臺灣的電腦產業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